发生在日本结果没有柴犬,这不科学
真的不好看,中途还有人退场。缘故原由很简单: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如果唤不起一种爱,就会显得特别很是机械。
我们该长大了 连韦斯安德森都在讲政治呢!
【B】①日风和韦斯安德森太搭了,方方正正的建筑配上方方正正的镜头,带出强烈的仪式感。②市长谎称反抗学生是境外势力,并立刻吊销学籍,好熟悉的套路。③豆蔻脸上那瓣吹不落的樱花,安德森的浪漫。④“我到目下当今也想不通,我为何要咬他。”因为你渴望被爱,却更惧怕爱消失,因为惧怕,所以拒绝。
为了韦斯初为人父的温柔
还是那个熟悉的韦斯·安德森。最喜欢的一点是没有简单粗暴地让狗说人话,而是一入手下手用字幕说明“狗吠已全部翻译成英语”,然后听不懂的日语也没字幕,体验了一下狗子视角。
是Wes电影里政治意味比较浓的一部,主要都是围绕政客、学生运动以及结伴成群抗击压迫的狗狗们。但是Wes还是不太适合这种题材吧,故事走向有些难评价。他最大的优势还是天马行空的脑洞呀,比如这次就集中在语言和字幕上。美国观众看本片会是狗狗的角度,日本观众就是人的角度了,这实在太有趣了
我觉得韦斯安德森是一位一流设计师,二流导演,三流编剧。
回想了一下,我人生中90%被爱的感觉应该都是来自15岁前养过的狗。啊,说实话可能还不止90%……
韦斯·安德森与编剧施瓦兹曼对于日本文化的熟稔程度令人咋舌,影片的视听语言更在亚历山大·德斯普拉无比闪耀的配乐下推向极致。这不是一篇关乎人与动物情感的小阙,而更像是一幅探索心脏瓣膜究竟有多纤薄,如何揉碎在触碰间的诗篇。
汪星人成功颠覆猫奴政权!
不是期待中的杰作,但还是水准之上能让人爱不释手的安德森作品,尤其是安德森的调度以及摄影配乐美术这些技术层面。主要问题可能出在剧作上,不断跳跃的时间线和故事线,对不同电影类型的混搭,还特别政治化,相对削弱了主题内核的力度和情感厚度,100分钟显得特别赶。整体不及狐狸爸爸。
小林二代将设立建设起一个更和谐也更稳定的独裁威权。
永远12岁的少年。本片依然保持了韦斯·安德森作品的萌、楞与童心未眠。同时,这一部大量致敬的日本电影与文化,也是特别很是有趣了。韦斯·安德森的作品,在喜剧节奏上真是厉害,有些标志性的韦式停顿,总能带来特别很是独特的喜剧效果。
好看极了。感动到哭。wes怎么可以搞什么像什么而且最终还都是他自己的。假如我是一个电影导演,看到wes anderson拍的电影,我肯定就放弃拍电影了。
爱WA,爱诺顿。就冲WA和诺顿扎实的关系,合作的片永远五星~!
狗狗们可太爱投票了,哈哈哈。狗狗流泪,又特别心疼…粉红的狗鼻头,是韦斯·安德森对这个世界最可爱的点缀。
政治诉求在安德森的电影里可能不多,爱和友谊在他的电影里可是屈指可数,这部《犬之岛》当然也在其列。2016年安德森之妻诞下一女,69年生却有着不老童颜的安德森中年得子,这部《犬之岛》在这个时候诞生,想必是饱含着他作为父亲的喜悦和爱意。于是我们可以在电影里看到Atari想念爱犬时眼冒泪花,也能看到Chief被喂了饼干洗澡后泪如泉涌。影迷们对安德森的评价都很高,都喜欢他独特自成一派的电影气势派头。然而有气势派头的导演不少,如此成功且如此吸粉的却很少。影迷如我,活在安德森的时代是幸福的。
狗狗真的很好!好狗狗!而人类真的不是东西,最后抛弃过狗的人又假装无事发生跟狗狗从头来过,我不接受,我希望这样自私又愚蠢的人类灭绝
令人震惊的作品和美学的完成度,借使倘使因为其中的一些比喻太明显和太难堪,而因此扣分是不恰当的。
如果是政治寓言那真的是low到极点,还强行嫁接在日本身上,真的是过时老土的东方主义
人和犬二元对立的城市,独裁统治vs学生运动,充满政治隐喻;东方元素随处可见:樱花鸟居,葛饰北斋青海波,日本鼓做背景乐,忠犬八公一样的雕像,全程日语对白,观众全靠电影中的翻译了解剧情,即使是中国人也要绕到西方人的视角去理解以邻国为主题的电影,韦斯安德森是一个自豪的东方主义者。
形式上已经达到了导演美学气势派头的极致,但是内容上却不如以往,有点刻板,情感力度很弱,为了主题牺牲了故事,看完第一感觉就是不尽兴。眼睛里很东方,骨子里一点都不东方,还是好莱坞消费异域风情的那套,讲着老白男式刻板的价值观。就算讲一个政治寓言式的严肃主题,主角是狗,也没能摆脱人类视角。
韦斯所有标签都在:明确无误的视觉气势派头、无表情的对话及家庭关系幻灭的主题。与Laika的《魔弦传说》一样根植于日本文化,有从黑泽明电影和浮世绘继承的美学,甚至韦斯惯用的小津构图也得到充分展示,形式感极强。不可否认定格工艺无以复加,但双语切换、提线木偶般的单薄感情还是有点点障碍的。
(9/10)令人不寒而栗的结局。首领骄傲地说自己咬了人,豆蔻炫耀自己学会了新姿势,黑客在一阵鼓动感动的好莱坞氛围中毒死了负责杀狗的人类,点点的纪念铜像是被锁在笼子里的,小男孩和政客轻松地评论辩论要怎么惩罚反狗人士……这哪里是什么正义战胜了邪恶,只是一个暴政取代了另一个暴政而已。
驱逐狗狗果然是喵星人的阴谋,喵星人下一步该统治地球、驱逐人类、把人类流放到火星了吧?
竟是部二战片!布满大量政治符号,美术上将多种气势派头混搭颇具野心,章节体结构与字幕卡设计亦精心。将异域文化错位、“东方学”反向视角利用得狂扑滥炸,直指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极权循环一黑到底,堪称Wes最深刻难懂作品。黑暗无边,与✤并肩。
#Berlin2018# 片尾字幕肯定是3D的,怀疑是强行放了个2D版,而且影像拖尾很严重。比较抽风的少年冒险故事,特别日本范,深得浮世绘画风精髓。典型的zootopia式的身份政治话语(虽然说是猫狗大战),结构有新意,字幕卡小标题都提气,人写得不如动物好,结尾直接崩了。不过很讨喜
影像太熟悉太舒服了,注意到了除对称外更多用到画面层次,小章节叙事体清晰有节奏。狗狗没有一个是娇弱做作的宠物。错误谬误在于时间线的穿插凌乱,男孩与狗狗、与其他人的情感关系都不够,结尾崩掉。在WA的作品里只算中等但还是很喜欢。要是有小柴犬就五星!
若干年后,日本列岛上流传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有个英勇的小小遨游飞翔员,劫持了螺桨机去犬之岛拯救流放狗。他个头不高,野心不小,翻山越岭,穿过化学实验室和矿石垃圾堆,将犬类拯救。没人记得化成骨头的狗,那些治疗犬瘟的药剂,还有那些需要幻想的杂耍表演。从此天下升平,只是深海里多了一个猫之岛。
狗不穿衣裳,感觉不到人心寒,汪汪汪汪汪。强行俳句。
明明是萌系动画小品,看得像Dunkirk一样燃,简直是韦斯·安德森对狗狗的深情告白。大黑狗像极了狐狸爸爸里一闪而过的孤狼,承包我好几个泪点。除了韦氏视听语言自始自终的出彩,故事与日式元素的结合毫无违和感,这得说军功章有Desplat大大一半。p.s.身为猫党,我要说猫是无辜的!
画面布局配乐细节精致到无法对它苍白的剧情说些什么。韦斯这次野心大了,人狗二战学生游行天皇继承选举制度一扫而光,人性的缺失情感的冷漠,搞怪和压抑亦邪亦正。对称俯拍政治隐喻细节荒诞一脉相承,配音卡司逆天,水形的配乐师让耳朵怀孕。同样的未来黑甜乡,反讽现今,韦斯会不会成为美国的今敏呢?
比狐狸爸爸差远了,如此儿戏的气势派头想搞什么“政治隐喻”,而且还是用自己根本不熟悉的异国文化,最终的结果就是徒有其表但内核完全不合错误的东方主义+自取其辱(从影片中多数狗都是原产自英国的㹴犬而见不到一只柴犬、秋田便可见一斑
韦斯·安德森的画风我一直很喜欢,充满童趣和想象力;但这个寻狗故事凉飕飕的,完全感觉不到情感温度。可能导演忙着加入东方元素和政治隐喻吧,形式和内容是割裂的。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永远都是各种异域元素的堆砌...
汪星人的胜利,粉鼻流浪狗接受护卫职责泪目,忠诚可爱用心有情,驱逐这等永恒朋友的人类才应被流放;熟悉配方,规整构图心旷神怡,强迫症患者透露表现细节熨帖到入肌理,平移镜头萌爆,政治隐喻满满,日本元素满分,黑泽天皇影子明显;惜乎文本较单薄,结尾低幼向,离他巅峰作品有差距。
想象力辉煌光耀至极,日系画风和美系故事混搭,创意独特制作精良,自始自终的轴对称构图,爽死强迫症们。这又是美国强势文化视角下的日本,日本观众买不买账不好说,韦斯·安德森一贯的独立制作气质,跟好莱坞大公司爱憎分明的区别,小我私家审美意见意义第一,这部也没向大众文化妥协,期待被CC收入旗下发行蓝光。
熟悉的WA形式,元素,演员(的声音),都再现了。一个其实不复杂的政治寓言,有很多日本时代背景和日本文化符号,狗视角的冷幽默,实际出场的主角狗只有很少几只,画面简约,人物呆板可爱。我还是更喜欢狐狸爸爸吧,这部情感力量比较弱,镜头一摇虚得不行,还以为忘戴3D眼镜了。大年节开幕+狗片迎狗年纪念
【北京电影节展映】美术动画精致,节奏流畅好看,但和好片仍有差距。剧情设定太直白。在日本文化语言与鼓动宣传爱狗故事外壳下鼓动宣传老套美式反乌托邦精神。肤浅地影射日本二战历史,甚至不惜乱改剧情(市长莫名变继承制影射天皇),正义使者定是米国人,难怪坂本龙一感觉受到了侮辱。选举那段倒是很中国特色
哇,第一次看柏林电影节。在狗年的第一天看的关于狗狗的电影。气球的朋友给的票。我真是太好运了。情节依然和布达佩斯大饭店一样有点闷,但是美术实在是太美了啊……对于喜欢日本文化的狗党,尤其推荐,是饕餮盛宴。再次感谢感动气球和Leo。
Copyright © 2025 大米影院【www.dami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