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提到结构像《波斯语课》,就迅速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觉得编剧,戏剧张力,导演功力,跟前者比,差的太远。
充分利用了逃狱,这一情节剧最有效最有力的因素,情节推动蛮有层次,几次铺垫和中断,直到最终高潮戏。追求强调严酷现实的影调,手持摄影,真实代入感,回避了“坦克逃狱”T34的神剧娱乐性。回味无穷的是设置了叛徒-挚友科里亚,和主角在国家私人的双重忠诚上,相爱相杀,但显得太假,干扰了主线。商业片元素过于光鲜亮丽了,一入手下手的空战,结尾的水翼船,和主体基调不太搭。
同志们请登机,祖国就在前面!流畅的节奏,精致的视听,立体的文本,一部堪称完美的俄国战争片。如果说2019年俄阿富汗战争片《兄弟会》是对传统俄战争片的一次伟大致敬,那《德》就是新时代语境下俄战争片标杆——找准经典历史与流行感官刺激融合的平衡点。尽管导演有好莱坞履历,但对《德》的处置惩罚未落入窠臼:在去社化的俄国当下,为挖爱国与英雄文本内核,特设与男主在“跟我回祖国”命题上展开由天入地、首尾呼应的精彩对峙的叛徳战友;用高频变焦和颗粒感模拟真实空战影像;搜敌/高G时用惯性迟滞/动态模糊模拟第一人称;在大量档案根蒂根基上打造各型飞机全尺寸及CGI模型;逼真的遨游飞翔光影、遨游飞翔动态和航弹炸效(Gaijin协助)。此外,现实主角之子以顾问身份携父撰回忆录加盟,男主开机前特进行遨游飞翔训练。俄国人的战争艺术(文艺作品)造诣是天生的。
真正的事件太厉害了
看看人家这空战戏拍的,国内电影几个亿的制作费都让鬼吃了
毛国工业片,特别很是好。
感谢b站野生字幕君~~
这样的飞机都能起来,战斗民族
106分钟,终于有完整中文翻译了!帕维尔演技自始自终地好。空战那段很精彩,反派那癫狂劲是不疯魔不成活,一起躺板板吧!然后感觉删减了很多,宣传片中有缠着绷带坐在轮椅上就没有了,还有集中营里应该也有光光戏,被删减到只剩下一个侧半身。
看了一点,不好看,弃了
为了赶节奏一顿操作,把真实事件改编得像是假的,英雄塑造得颇为失真,导演在好莱坞混迹多年,叙事竟然愈来愈悬浮,看来明星制加持会让人放弃努力,还是去拍漫改吧
逃离地狱
换个片名票房能翻倍吧。故事结构极像《波斯语课》,但是又加上了战斗民族一贯的热血画风,要不是真事改编甚至会觉得有点扯...
今年毛子片,偷过坦克,也偷过飞机,德国人的看守真该给他们都戴上枷.....不过特效真不错
苏联版《坚如盘石》。
开飞机逃出集中营,这算是顶格越狱了,这很战斗民族。前半部分比较拖拉,但起飞和空战过程拍得触目惊心。忠于朋友与忠于祖国同等重要,这才是真男人。
毛熊的电影虽然看起来糙,但是剧情演技跟特效一点不糙,足以秒杀国产军事题材电影,长津湖跟人家一比就是个幼儿园水平。
理发大爷也是扫地僧般的存在。
感觉叛徒基友的线有些蛇足啊,多是为了让德维塔耶夫抢飞机跑路的事迹看起来更加合理化吗?还是为了炒cp?我倒是感觉这小我私家物的加入使得德维塔耶夫的传奇性有所削弱,本身的事情就特别很是牛逼令人难以置信,但战争年代就是容易出现传奇啊。本片故事有点急促,不过与原型人物的经历基本吻合,感觉可以讲细一些。10人的跑路小队只有德维塔耶夫本人和德语翻译有比较足的戏份,其他八人跟背景板一样,要是美国人拍肯定会多拍几小我私家吧,还会把矛盾拍出来。但是俄国人就是这么开门见山,怎么伟岸怎么了,怎么热血怎么来,怎么爽怎么来。战后德维塔耶夫在喀山港口做工人,最后做到了船长,片尾的那艘“火箭”水翼船,就是他受邀参与测试的。(国内有些营销号说战后就被斯大林搞死了,这不是纯造谣嘛。老爷子活到了2002年,多次受勋,还写过自传。)
预告片比正片好,可能抱有期待,所以有些失望。拍的从容不迫的,硬塞进一些冲突,像美国片。老头最后没被整死,儿孙满堂,弄的挺温馨,而且还得出了个结论,忘掉不愉快,记住英雄。看来,不抱期待,才能不失望。
类比T34,一个开坦克,一个是开飞机,但这部前段不太利索,但能感触感染出那种真实。
牛的是,这是真人真事
类似《猎杀T34》的二战逃狱故事,只不过换成了开飞机,而且居然是改编自真事!故事扣紧被俘后正邪殊途的一对好友,有俄国电影传统的道德主题。贝克曼贝托夫将崇高高贵的电影技巧揉入到一波三折的剧情之中,头尾的空战镜头拍出了窒息感和残酷美。为掩护战友毅然牺牲的战友不断叮嘱他们记住自己家的地址一段特别很是感人。
感谢和平,一直觉得研究生的生活是命运冥冥之中给予的馈赠,风景美丽 的校园、和谐有爱的舍友们、温柔和蔼的导师,还有从研一便相识至今的朋友···一切的一切都很祥和美好,这是之前的大学生活都不曾完全享有的。可是,我很清楚,生命的能量是平衡的,不会有浑然一体的人生,这世上总有缺憾,总有追寻不到的事和人。妈妈在我梦里的现实性愈来愈清晰,多是我的心里也逐渐接受了她的突然离开。今年是妈妈离开的第一年,没有收到妈妈的生日祝福,心里虽然难过,但收到身边人的祝福,还是很感动。这个世界,既然自己存在于其中,便尽情参与,身怀感恩之心爱护保重命运的馈赠,好好感触感染生活的气息。
真事件改编,不愧是战斗民族
至2022年2月27日,豆瓣有2033人标识表记标帜看过,7.6分。推荐观赏。
没想到是历史真事改编,简直是开挂人生了,老毛子战斗民族的血性在二战时期体现的极尽描摹。
真实故事改编,很多地方改编的比较神剧。越狱的后半程还算紧张刺激,但看完也没啥感想。唯有对那个严苛残酷的270号命令记忆深刻,查了下资料发目下当今270号命令后又出台了227号命令,内容迥然不同,重点是取消了祸及家属这一条。而电影中背景时间是1944年,还拿着270号命令说事,只能说这有点黑斯大林的意思。最后面男主角因为被俘的经历被多次查询拜访,却又在1957年得到了平反拿到了荣誉,这点也很有意思。因为1956年赫鲁晓夫入手下手否定斯大林,想来男主角的平反也是因为这个。苏联之后的俄罗斯二战电影,早就没了苏联时期二战电影中的那种代表正面的精气神了,只剩下这种否定与批判了...
刚看开头就被震住了,先把星给上
书写英雄一定程度上即意味着再意识形态化,因为英雄是意识形态最鲜明的符号和象征。为此,不克不及强调“苏联英雄”,也不克不及强调“忠诚的英雄”,而只能是“忠诚的英雄般的遨游飞翔员”——他不仅忠于祖国,忠于朋友(即使后者是叛徒),更忠于飞翔和自由这项终极事业(主人公甚至间接推动了人类的航天事业)。后者的价值始终高于前两者,因而小我私家的胜利才瓜熟蒂落。这是俄国主旋律工业最近几年来比较高明之处,很细腻,可以学,可惜恐怕永远学不来。
还不错。
除零星的几个对话不克不及翻译之外,绝大部分对话都翻译了出来,包括里面的德语对话。但翻译质量不太能保证,未来如果有新出的外文字幕会根据其再修改。https://mp.weixin.qq/s/vBqfjg323bPATm1q2EOeIQ
题材和故事特别很是好,叙事有点问题。
德维塔耶夫,按照结尾的飞船,那可真是民族英雄了!整体规整耐看,剧情起伏不顾,缺少一个爆点吧!
7分,剪辑和空战CG做的用心,节奏凌厉无尿点。被诏安前队友这条线属于虚构,历史上不存在,只是增加了剧情噱头。
“爱这浩瀚蓝天,因为我知道我死后必定魂归这里,与我的战友一起……”
其中一星给真实事件改编。可惜只看到一百零五分钟版本,不知道少的部分会不会增色。除了飞机起航和空战部分,片中其他部分显得比较乏味,多一些主角的旁白和那位叛逃者的特写,也许能挽回一星。
你以为这是讲一个俄罗斯遨游飞翔员开飞机越狱的冒险,其实这是在讲一个男酮的故事,两人情义太深就变了味,只能让他俩show show way。
从前,来自乌克兰基辅的遨游飞翔员,心中的圣地还是红场,他们都还是同志...
6
Copyright © 2025 大米影院【www.dami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