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演魏斯乐入木三分的名演员穆荷自己,在两德统一后去察看自己的忠诚资料,发现有长达六年的时间,每天向秘密警察报告他的言行举止的,正是他自己的妻子。
国安局血的教训:千万别请文艺青年做秘密警察~
东诺士马克的电影用了很多当初东德的机关大楼实地拍摄, 但是监狱博物馆的馆长却拒绝了他拍摄的请求。原因?馆长说,因为东诺士马克的剧本不符合史实:整个东德历史,像魏斯乐那样良心发现的秘密警察,对不起,一个都没有。
我们总是歌颂从未发生过的事。
两条线,两个男人,两个故事,两个互相打捞的故事。丢了一个,彼此的人生都会沉入海底。当剧作家在街头,看到行走在人行道上的特工时,他本可以上前喊住他的。但是终于是没有。就像哈代所言,呼唤的人与被呼唤的很少能互相答应。他们最终选择了沉默地相互记录。
有个大漏洞,按理第一次被搜查,无论是谁都会把打字机马上处理掉
专制意味着有些人可以做另一些人的主人。
2006年最佳奥斯卡外语提名。用自己的后半生成全了理想,沉默又坚定的男人,最后只得到献给好人的奏鸣曲。有时选择坚持自己的路,是用幸福去交换的。
献给好人的奏鸣曲。人得想办法成全自己。
结尾让人叹为观止,感慨万千。
最后一句,不,这是给我的。一语双关,瞬间落泪。这种利落的结尾,漂亮。
女演员被车撞死真是一个太过明显的瑕疵
看到结尾到底还是忍不住泪奔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人是靠不住的,好基友才是一辈子的!
你还站在正确的一方吗?惊艳于做点变通,惊诧于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成败,惊呆于口误后的抓手动作,惊愕于搜索后可获损失赔偿,惊叹于女主的悲剧,惊奇于小人物改变的大历史,惊喜于这是给我的!
你还记不记得他听歌流泪的样子,倾斜在椅子上陶醉的样子?
真的很赞,尤其是演员的表演!淡化意识形态的典范之作!故事本身也很精彩!20191031重温了这部电影,说一个你们肯定没注意到的细节:本片结尾告诉魏斯曼柏林墙倒掉的那个拆信员,就是那个在餐厅里讲大领导笑话的军官!而耳机里播送柏林墙倒掉新闻的,是导演本人
en,1984的背景,看到1989年11月9日那段突然哭点大爆发。。。电影节奏很好,音乐大赞。。。
四星半,被结尾感动得湿了眼睛;即使有瑕疵,仍愿相信这等荒凉中一抹温暖人性的存在;布莱希特的文字、贝多芬的音乐,让这个严谨刻板的审讯者慢慢融化,这真是一个太理想化的故事,也是一个太残酷的故事;长久的信赖并不安全,黑暗中的惺惺相惜日后定能绽放微光。
重看仍无比感动。为什么INTJ最适合做情报人员?因为他理性近乎无情却会被艺术和梦想打动、执行毫不犹豫却勇于质疑自己不沦为机器、孤僻独行却又珍惜与他人的温情。他是最聪明的,却是最不能被掌控的。
Copyright © 2025 大米影院【www.dami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