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极致的慢速度大飞片。二十年前就预言了核爆
黑泽明的电影是如此的日本化。强烈的民族感浓厚的民族文化。虽然谈不上喜欢但很一流。狐狸成亲妖妖。桃树开花漂亮。雪山之巅逆境。亡灵之军幸存。梵高对话田园。富士山之核泄漏太有预见性。食人鬼对话悲哀。百岁之村宁静致远。日本人也迷信也谈神论鬼也探讨梦境灵魂和别的东西方国家是如此不同啊。
我有过很多梦 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意境 很喜欢这样的片子
看了的简介,我倒是觉得这八个段落,就是导演自己成长过程中,真实梦境中,一步步的思考、成长。从一个小男孩,到青年、壮年最后要面对死亡由恐惧到释然的过程。因为中间部分是一个社会人对战争的恐惧、核爆炸的恐惧、死亡的恐惧。当然梵高那一段落其实也一直是导演未竟的梦想,他想成为一名画家,但自觉天赋还差了些,恐怕无以为生。前面两个段落和最后一个段落,都是独自最为自然人,小时候没有走入社会和老了脱离社会返璞归真状态,所以景致美轮美奂。黑泽明是日本导演中视觉效果最为大气磅礴的一个,在日本导演拍摄的和室中,他的最开阔,室内空间高、阔、广,这个可能跟他的身高也有关系,《乱》中,那个室内特别宽的地板,以及地板和深褐色木质墙壁以及和谐的木门,是我看过所有日本电影中最为喜欢的。本片导演基本上已经是按照遗作来拍的。
太阳雨狐狸娶亲的那节太着迷了,来回看了好几遍。这也是八个梦里最喜欢的一节。狐狸在太阳雨中节奏缓慢地前行,每到一个节奏点的回首都如同对这部电影一样,缓慢地播放,却想频频回望。
4.1,其实也是黑泽明从小到大的梦吧,他的圆帽子。视觉冲击太棒!很多蒲松龄的感觉,现实却是:1.儿时对狐仙的好奇。2.对砍掉桃树的伤感。3.遇到困难坚持后的感悟,4.经历战争对冤魂的惋惜,5.对梵高的迷恋。6.对核污染后的无可奈何和批判。7.一段时间想过自杀时对死亡的幻想。8.所期待的死后的仪式。
黑泽明最美的一部电影。没有故事,只有片断,美梦,噩梦,在人之将死的时候都表现的异常冷静。
林奇都不好意思取这片名,别污辱了梦的丰富性。创作格局从来不会试图去接近人的意识,因此其所能在梦中做的,也就只是强行铺设几张画的低级手法而已。至少在这一维度上,铃木清顺》》》》》》》》》》电影的天皇。黑泽明大概是每晚鼾声大作那种人,哪里做过什么梦嘛,做囚笼倒是个好匠人。
黑泽明临死前将他在以往作品中所讲过的所有大道理借助一个个梦境重新道来,色彩很不错。
电影居然可以这样拍啊!
更像是黑皇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总结了。八个梦,八个人生片断,从年少到年迈,从故乡到全人类,梦一样荒诞的场景,却分明是现实的投影。电影巨人的梦到底非同一般,个人最喜欢最后那个水车村之梦。话说从本片去理解黑皇的精彩一生及他的作品,实在很合适呢。#资料馆留影#
黑泽明晚年对人类世界的思考,作为北影节收尾真是太棒了。八个情节简单、主题直白、幻想绮丽的故事,内容涵盖环保、二战、核污染、反科技等宏大题材,大多都涉及死亡元素。在这部里黑泽明将色彩运用到了极致,桃园舞、食人族炼狱、红富士山、梵高画、水车村震撼,老马丁演的一口美语的梵高亮了。
某些片段太过直白了,近乎说教,距离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有点远了。比较喜欢的还是小孩子时候的梦,瑰奇而绚烂。对于表现黑暗部分的,《梦》的深度显然远逊色于库布里克,也不及科恩兄弟。
构图与色彩绝对大师水准,但如果以梦的标准来衡量,后三个故事还是太有逻辑性、太多直白的说教了。前三个梦都借鉴了将自然拟人化的民间传说(狐狸娶亲、桃花节、雪女/死神),第四个隧道梦(血色灯泡同文德斯[美国朋友])反思战争与愚忠/奴性,反映了日本国民的集体无意识,第五个梵高的梦视觉效果绝美,平面画作三维化,堪称色彩盛宴,而且日本人进入梵高画境后突然会说法语&老马丁饰演的梵高则以英语与其对话也很符合梦境的非理性特质日常的语言区分不再重要。第六个梦预言了核事故灾难,彩色的辐射云成为死神的名片。第七个梦则跃入后末世场域,长角的食人魔、变异的巨型花朵与荒漠废土上的血红水潭令人触目。最后一个梦恍若桃花源,云淡风轻地直面死亡,颂赞复返自然的和谐生活。(8.5/10)
光影交织的梦,是日本民族记忆中的美与伤痛。八个小插曲,用成长的梦之映像反映了自然之美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无可挽回的遗失。最终大师依老人之口,呼吁我们回归与世无争,水草丰美的古老的生活方式中。第一次在黑泽的电影中感受到时间的力量。时间淌过画面所形成的感动,超越了戏剧的冲击。
全篇贯穿环保的理念,人生于自然,却竭力破坏自然
一个导演的作品到了后期总是少不了反思,这部电影的题材与表现手法都极其对我的口味。天真烂漫少年时期的妖冶怪诞,毫无疑问这一部分最是诱人,任何的华丽辞藻都无法形容的美。沉稳阵痛中年时期的现实反思,抚今追昔老年时期的生死思考。折射的是人的一生,说到底黑泽明还是那个最初的黑泽明。
#重看#梦是现实的表层折射,是内心的深层流露,如此绚烂斑驳的梦境经由黑泽天皇大开大合、纵横捭阖的大手笔调度,八段由暗线主轴串联,在主题和形式上均呈现一致性;最爱《桃园》与《隧道》,诡异超验之美,晚期的辉煌与说教;小泉尧史后来的风格与第一段《太阳雨》接近。
黑泽明最完美的作品,以此作为此次黑泽明全盘观影的最后一部片真是太明智了。田园牧歌与地狱景致的交叉,战争与核爆的阴影是对现实多大的预言。很多人说黑泽明的说教与暗示太过明显,但难道在讲述这些观念的时候还需要玩叙事技巧吗?电影本就是观念的载体,抑或是情绪的抒发。值得令人深刻反省的作品
#北影节重看# 1、黑泽明说:梦这东西是很有趣的,人们总会去想为什么梦见这些呢?尤其对电影导演来说,一切作品都是梦,我还有好多未实现的梦,我想重建日本,最低程度也要对日本的政治进行改革。2、佩索阿的一首诗:我的身体是我和我之间的深渊。在不真实的天空这个开阔的梦境中,如果一切都是梦,梦你就是拥有你,拥有你就是走进你梦见你。灵魂与灵魂总是分离,只有身体是梦搭起的桥,连接着没有两端的深渊。所以我认识自我,我离开自我,并且思想,而思想是吝啬的。时光飞逝。但我的梦是我的。
Copyright © 2025 大米影院【www.dami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