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01:51:00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2006)
免费观看

剧情梳理

12岁的侄子宽宽,在假期去看望退休后独自在上海生活的姨妈(斯琴高娃饰)。在宽宽眼里,姨妈是个怪癖多多的人。一次姨妈在公园遇到了一个从广东到上海来发展的绿林混混潘知常(周润发饰),这个神秘男人使得姨妈颠三倒四,两人因京剧成了知音,并演绎出一段黄昏恋情。不料好景不长,潘知常带着姨妈的棺材本积蓄一道消失。与此同时,姨妈又发现保姆(史可饰)竟然是靠“碰瓷”来赚取外快。接连发生的事件让姨妈醒悟万千,她决定离开上海,回到东北的家,那里有已经疏远了的丈夫和女儿

相关热播

  • 热门评论
评论加载中...
      夏小昭

    阿姨,你怎么搞得啊,来例假就不要下水了嘛

      严禁怀念

    王彩玲去上海浪了几十年最终还是得回小镇过她鄙视的粗糙生活。立春和姨妈基本都能总结出一点,没钱就别想过好只有一小我私家的生活,人傻就别当文艺狗。多少跟豆瓣主义形的意识形态有所冲突。各位享受孤独享受一小我私家的精彩的,还是天天买一注双色球吧。#心灵凉茶#

      不良生

    40岁之前活得像王彩玲,40岁之后活得像姨妈,文艺青年要么变得商业化,要么活得这么拧巴,最终甘于平庸。都不是好路,但着实没有别的道儿可选了。

      偏时差

    絕對被低估,特别很是喜歡。故事寫得好,導演好,表演好。香港導演能把內地拍成這樣很不易,說斯琴高娃演的不好的人真不知道在想甚麼。姨媽這個人物和姿態就是應該這樣。許鞍華是所有華語電影裡難得的一直在關心女性的導演,這本身就值得敬佩。

      花絮袭人

    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牵动观众的情绪。喜剧元素与要施展阐发的思路不融洽,有时让人尴尬。片名明明是从侄子宽宽的视角看待叶如棠,片子的开头部分也是如此,但中间忽然换了导演自己的视角,不免突兀割裂。周润发的施展阐发最亮眼,斯琴高娃太用力,喜剧节奏不够放松。如果没有后面的悲情压阵,整体会让人很失望

      薇羅尼卡

    生活还是重重向我压来

      曼靑

    許鞍華自始自终的大人物生活情節 不動聲色又流淌心田.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 我看見斯琴高娃演繹的姨媽已經昰和開場一模一样的角色.呆板的對苦澀單調生活的聽之任之 和那個在火車站風韻猶存的上海女人形象大相徑庭。嗯 生活有時候昰需要謀略的。

      私享史

    斯琴高娃的上海话,周润发的普通话,史可的武汉话,赵薇的东北话,谁说得更不地道一些呢……关键是,剧本不够好。

      P

    音乐久石让。阿姨来例假就不要下水了。

      微观尽头

    搜到这么个花絮:许鞍华本来打算给影片一个喜剧的结尾,却因为周润发不肯到鞍山补拍最后几个镜头,而被迫以目下当今的悲剧情节来结局。

      Zoltraak

    剧中一句“长恨此身非我有”,说的就是姨妈败退的人生进击之路啊。有些人不理解为何姨妈一定要回东北,因为她的钱上圈套完了,她的损友邻居死了,她的爱情童话破碎了,她彻底变成了上海的陌路人,整个上海都在把她往外推,像极了开头那一口不达时宜的英式英语。曾经同心专心向上的心气,和好强的自己被永久地留在了病床上。女儿“生而不养”的质问是谴责,但也未尝不是一个退路的暗示,她知道她该回去了,为了“偿还”,也为了认命。实际上,姨妈在上海并无明确的目标,她同心专心追逐着十丈软红里的七情六欲,追逐着美好的东西,活得有心气有欲望;回到东北后,生活被简化为糊口生涯,结局摆摊啃馒头就咸菜看着悲凉,但和浮华虚幻的上海梦相比,却也无比真实和锐利,绝非麻木。这个画面令人触动,我感触感染到了一种浮华最终跌落了的,真正的刺痛感,很有力量。

      刘小黛

    上海像是一个曾经的空中楼阁,一个黑甜乡。

      童年末日

    7.5/10,前半段几乎是你们这些孤芳自赏的well-educated同性恋中老年生活的样子:英式口音更典雅;在乎自己的虚妄的名声又不由得寂寞还是要找男人;自己一小我私家住在所向往的灯红酒绿,大上海。这便是第一层后现代。后半段,在人物缓缓铺垫和角色塑造丰满以后,入手下手在深度上进行拓展,光鲜却难掩落寞的后现代生活入手下手逐渐走向土崩瓦解,这种从天而降的巨变则不单单是一个意外带来的,而是生活的必然:不甘寂寞却还是惨遭上圈套;曾经为了向往的生活狠心抛夫弃女,最后却还是逃不过从上海撤离逃回东北。这便是第二层的后现代,光鲜的暗地里是还是现代。故事也许讲的磕磕巴巴,不甚让人可以或许觉得电影算得上优秀,但许鞍华的角色塑造从不失手,她镜头下的女性角色更是一个比一个鲜活,中老年妇女形象塑造几乎华语电影无人能及,这次仍然不例外。

      苏比

    看到大大的月亮我就笑了。我挺喜欢这部,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巴喆

    心有明月,身陷泥潭。襟怀胸襟诗与远方,面前目今的苟且让人含泪。烟花易冷情亦谢,最是人间留不住。从熊熊烈火、善良真挚的上海票友到两眼无神、岌岌可危的东北姨妈,此片让我极后怕。7.5

      浩子菌

    我想起了很多在年轻时犯错的孩子,再痛都能站起来,就如《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姨妈对周润发说:“我十八九岁你骗骗我,我还能挣回来,我都这把年纪了你来骗我,是在绝我的路啊!”

      躲猫猫社社长

    完全没想到,这竟然是看过的最“上海”的电影,甩了那些打着上海旗号的不知道多少!能把这样的上海拍出来真是做梦也要笑醒了。斯琴高娃,你太棒了!【剧透】但是结尾是什么意思?是说上海被共和国强奸了么?本来就是知青回上海,户口恢复,正常情况下,死赖也赖在上海,凄凉了此一生,不可能再去东北这种创伤过的鬼地方的。

      泡沫

    我觉得呢,姨妈确实挺可怜的,但是可怜之人呢,又会有很多可怜的地方,如果她当年真的可以抛家弃子头也不回的回上海就证明她对生活是有渴求的,如果一个对生活充满渴求的人,我不信生活不会给她任何机会.

      vvVv

    不是先锋的“后现代”,是残酷的“落后于现代”。如果青年的理想夭折是心底的幻灭,那么中老年的愿景破碎则是连根拔起的崩塌。从上海到东北,从红泳衣到白馒头,许鞍华用断裂的悲喜揭示了若无其事的创伤。现实是,很多女性尚未成为姨妈,就已经心如死灰,前半段的讽刺喜剧,可笑又奢侈。

      基瑞尔

    被低估的好电影。片尾叶如棠在东北的寒风中,裹着分辨不出来身材的大衣,打着抖哆嗦,就着咸菜吃着白馒头的那场戏大概是我看过的所有中国电影里最了不得的一场表演。(卢燕的如虎添翼,辅佐演技上线的周润发和赵薇再加上无比流畅会演的史可,这片简直绝了)。

      火娃

    6/10。姨妈精神追求超越物质,带有小市民的虚荣与善良,为了省水电费与侄子吵架却自己开空调睡,操着不合时的英式英语,有责任心制止商贩乱丢垃圾,文革的经历令她不舍得放弃梦想甘愿抛夫弃女。泳池水被大红泳衣染红、外甥“绑票”事件和约会怕邻居撞见爬楼梯,绚丽色彩与深蓝暗调等技巧处置惩罚荒诞桥段。 @2017-01-01 21:09:57

      欢乐分裂

    她不是头脑简单受骗,也不是太狠心抛家弃女,她只是一生都无法舍弃心中精致的上海梦,正如在昆曲中旋转的不是凸起的肚子,而是她永远年轻的梦想。让斯琴大妈演上海女人不靠谱啊,气质差卢燕太多了,虎背熊腰还操着蹩脚沪语,十足北方腔啊!

      汪金卫

    李樯编剧的作品只看了《致青春》和《黄金时代》,都很不喜欢。但这部还可以。女性大人物的悲剧,片中的悲剧角色都是女性:姨妈叶阿姨,碰瓷女金永花和女儿赵薇。特别很是许鞍华。电影名虽然叫“姨妈”,但以此视角看女主角的角色宽宽只在片头片尾出现。所谓后现代的片名和超现实元素的使用都比较牵强

      Panda的影音

    “造作,不真实”,这是作为现实生活题材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于我最大的硬伤。演员方面,只有得老年痴呆症的外婆还不错,其他的,罢了,尤其是发叔,在我眼里简直就是败笔。另外,久石让的配乐要不要那么给力,让电影和音乐的质量反差度那么大。我好奇,豆友中有多少颗星是纯粹献给配乐的?

      李小庫

    前卫的姨妈许鞍华导演的生活剧 斯琴高娃和发哥的搭配令人发笑不止 赵薇史可的点缀 生活的剧情

      Muto

    知识分子最卓而出群的能力不一定是自知,有多是自洽。很不幸,我们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发现的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言行一致。传统与现代彼此咬合的状态就像那位年轻女孩的脸:一半光鲜一半丑陋。什么是现代生活?现代生活就是街道上的猫被抱到家中扮成了公主,而街市商人里的人被拉到空中入手下手了全球通和漫游。直到现代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撞上愚昧和无赖,那种狂热而亢奋的现代性才得以安定和冷却下来,甚至可以说是前功尽弃。莫衷一是之际,许鞍华并无让她镜头里的大人物大步迈向后现代,而是要我们这些现代观众陪着这位酒醉的贵妃一同返回改革开放之前。因此这不是一部借由个体命运反映时代变迁的电影,本片只在精神上体现出后现代特征:尽管绝大多数人的理想都于《卡比利亚之夜》里破灭或者失去标的目的感,但人的良知却依然能在月光下悬崖勒马。

      

    许鞍华真的是一个特别很是让人难懂的导演。。。。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拍出来啊。。。

      持尘

    周润发的出场差点儿给我来一个跟头。另类的片,说烂片,还有点意思。说好看,实在不好看。镜头语言极平庸。赵薇是个亮点,不过太夸张了。不太好说的片儿。也许大概是香港导演对大陆的想像。

      

    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牵动观众的情绪。喜剧元素与要施展阐发的思路不融洽,有时让人尴尬。片名明明是从侄子宽宽的视角看待叶,片子的开头部分也如此,但中间忽然换了导演自己的视角不免突兀割裂。喜剧节奏不够放松。如果没有后面的悲情压阵,整体会让人很失望—花痴袭人(切实其实是从最后半小时才进入状态)

      张翔森

    合拍片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就是导演的问题,导演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

    2006-11-28 20:33:27  

    2007.11万達影城周年慶........開場鏡頭很有feel!久石讓的配樂太過奢侈太過漂亮!發哥好久不見!我們年輕時看誰都是癟三!..許導演能顧到“崇洋”“辦証”這種小細節很不簡單,不過對人物有共鳴似乎不代表電影很有水平..新電影怎麽就是拍不出立體的靈魂..

      美丽新世界

    呀,胡老師您在這呢。

      [已注销]

    因为看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片子相比之下就差了很多。演斯琴高娃外甥的关文硕很可爱。赵薇骂人也是看点。不过我也没看出来哪里后现代。总之有些不知所云。画面倒是不错。勉强三星。

      阿依达

    知情下乡嫁给乡人,却觉得自己是上海人,《我的前夫》,结果在上海却是被社会淘汰的老人、外乡人。而飞飞面临的是父母去支援新疆,明明身在上海,却也说不好根在哪里。赵薇是姨妈的翻版,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后也是希冀男人能给带来新生活。姨妈一生没人爱,鬼鬼祟祟吃瓜,瓜子在嘴角挂了一路,那个假装与她恋爱的男人却没提醒她——他压根没正眼看过她的脸。与《立春》《松子》《昨天》一样,人在城市社会dislocation的故事,也因为dislocation和坚持,而在外人眼里显得有些可笑、不正常。后来姨妈治好了病,变作正常人,像王彩玲一样再也不唱歌。“兵荒马乱,小我私家经历的最大太平盛世无非是幻灭。”可是他们都曾沐浴在巨大月光下,也有后人会(无论多么短暂)畅游在月光里。

      Wayne

    又是新片,但是我起码是在下载下来后的一个月才入手下手看,说实在话,下载前主要就是看到里面有发哥,还是放假在家的时候就看了电影频道上面的首映会。所以知道这几个主要人物。或许是未曾经历过,又或许自己尚未体验生活的艰辛,慢慢的看,感觉自己想拉着看了,感觉赵薇的形象演的真是个性啊,^_^评一个还行吧~~

      白井黑子阿尼娅

    除了篇幅过长之外我觉得拍得极好,除了高娃桑之外的诸位大牌客串演员都卸下包袱玩得很开心,压力也小了不少吧?有文化女青年的命运就是成为高龄有文化女老年,这下你该知道成为一个不达时宜的人有多不爽吧。最残孤额就是在老年末年告诫对方:我17,8岁时你这么骗我我倒是接受的。真她咩心酸啊。

      凯撒不爱我

    记起两年前看得。内容都已经模糊了。只是依稀还记得那一抹在水里晕染开的红色,和斯琴高娃扮演的姨妈回到东北家乡后灰扑扑的画面和死水一样平常的眼神。我想这是属于一个中国的故事,也让我看到了《立春》的影子。

      朝阳区妻夫木聪

    来自十八线乡镇的李狗蛋或王翠花们,换上一身高端的行头,涂脂抹粉,健身运动,背着拼多多上买的山寨奢侈品包,光鲜亮丽地出入着北京的skp或是上海的新天地,生活算不上富裕但好歹也自足。然而有一天,梦醒了,他们被打回原型,穿上土掉渣的棉拖鞋,披着红配绿的老棉袄,脸冻通红挑着村头的粪水浇菜,这时候的他们,是不是还记得自己曾经也是令人羡慕的Anthony或Samantha呢?(其实电影整体观感一样平常,但是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看到最后甚至有些难过。这个世上有太多王彩玲和叶如棠们,困在生活里,脚踩泥沼,却仰望星空。头顶的玻璃罩轰然碎裂,她们无处可躲,只有被压得发不出声音。btw,赵薇的东北方言有点出戏,被斯琴高娃秒杀,这样是怎么拿到金马金像提名的?)

      阿吉娃娃

    周润发演喜剧真的很搞笑。下次千万别穿红毛衣去游泳,否则人家会说:大妈,你来例假啊。。。。

      ✤17950

    太讨厌了,又是久石让,又一次让我在对片子的配乐透露表现无比惊喜的时刻发现了这个熟悉热爱的名字……这种色彩和温和的长镜头太适合他的音乐了

加载中...
收起资料

Copyright © 2025 大米影院【www.dami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