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跟他们过不去。”
和胡玉音的苦情戏相比,“恶之女干部”李国香更有目共睹,本以为她结尾也会遭到惩罚,结果却看到她继续一步登天,和自己迫害过的人谈笑自若,真是(真实得)可怕。
原来姜文从来没有年轻过!
到如今看,依旧是一部牛逼闪闪的片子!刘晓庆美的不成活,男女间的情爱也自然真实不装逼。最后送给大家那句话:要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别人践踏你,你不克不及也作贱自己。
美好的人性,来源于美好的制度
活下去 ,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米豆腐西施,蛾眉曾有人妒。“我是秦书田,外号秦癫子,专业是扫大街。”得知有了孩子后兴奋地在凌晨的石板街上翻跟头。大字报、挂破鞋、白对联。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跟他们过不去。”革命如同醉酒,有人精神亢奋,有人昏头晕脑,总归都不清醒。何必,何苦。
《活着》《霸王别姬》《芙蓉镇》讲述的都是中国同一段沉痛的史诗。《活着》戏谑荒诞,《霸王别姬》撕心裂肺,《芙蓉镇》直接将人间描述成无间地狱。人像牲口一样活,革命小将们做着布朗运动一样无秩序且永不停歇的勾当。这风云间打倒了多少胡玉音般的劳动人民?斗垮了多少秦书田般的知识分子?抛弃了多少谷燕山般的战争英雄?缄默沉静了多少黎满庚般的普通军人?处决了多少黎桂桂般的有妇之夫?却又得势了多少王秋赦般的狗腿奴才与李国香般的地头蛇?在呓语中的“运动,运动”警醒着我们那个时代并未离去。无间地狱之所以无间,是因为时无间,空无间,受者无间。难定你是你来负我是我的道。
房子可以还,1500块可以还,甚至男人也能够还,时间呢,你拿什么还!?
重看胶片版真是牛逼!竟然是2.35:1的超宽银幕版本……先前没注意的许多细节毫发毕现,这部片子真勇猛!
目前看过的最佳大陆电影(与[霸王别姬]并列)。①不仅直面历史批判极左思潮与政治运动,还上升至人性探讨;②意识流手法(如醉酒战场幻梦)和对性心理隐晦而高妙的描写;③演员表演无以复加,尤其刘晓庆;④扫帚华尔兹,翻跟头与白对联;⑤珠玉台词:完了-没完,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运动了-,世道不变。(9.5/10)
我极少会因为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不爽而发火,深刻的政治电影却有这个魅力;我也极少会因为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不快而落泪,细腻的爱情电影却有这个魔力。而《芙蓉镇》则罕见地让好久好久没有实践过这两种行为的我,火并幸福着。2008年10月26日,【电博】谢晋影展第二次看。
谢晋凭借这一部电影就能够跻身世界一流导演的行列了~
艺谋和第6代的反思是流于愤怒诅咒的“倒霉蛋”似叙述,谢晋×阿城突出的是历史暗地里所坚持的“牲口一样活下去”的韧劲人格和冷静的明鉴,格局高下分明。有人在私欲中跟着党,有人在不公中喘着气,有人在现实里低着头,约莫是不分时代的 @2017-02-09 23:01:26
相比胡玉音与秦书田,女干部李国香才是政治运动中最大的牺牲品,她一片真心又红又专,已丧失人性。变成了专注政策机器。折射出政治斗争的可怕。徐松子演活了这位招人恨的样板戏主角一样平常的女干部形象。电影一些段落的处置惩罚显得刻意拖沓。我在睡梦中居然续写了故事,还是很震撼的。远比当今电影有深度。四星半
跟同题材的片子比起来,它直接的就像一篇标准作文,干净利落,如开场“芙蓉镇”三个大字,扑面而来,占满整个屏幕,吓人又有目共睹。掩卷沉思。可在豆瓣短评中,仍是有小朋友在纠结姜文穿的是否是匡威这种问题上,真是想抽他。20100622
先有党还是先有人,这是个问题。
片尾一幕。“运动咯!运动咯!”疯了的王秋赦敲锣大喊,引发众人连连嘲笑。谷燕山故意逗他:“运动咯?”王秋赦连忙附和着,“是该运动了,该运动了!晚饭后集合!” 秦书田(姜文)神色凝重且严峻:“世道不变,要是不防着点,他说的兴许是道理。”原本嬉笑成一团的众人,脸刷的一下变得手忙脚乱和失去了血色。34年过去了,我也觉得好恐怖。
夏衍《整人》——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整自由他整,人还是我人。试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郭沫若《咏臭老九》——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两个臭老九,天长又地久。
代入感好强,这片子像一个巨大的黑洞。
当年金鸡敢给最佳故事片,今年谢晋纪念展上却不克不及放了,这运动形势果然变化很快啊
不管怎么运动,李国香们都过得好好的。
你们人类总说,活比死更难,为何个个还总是求生怕死呢。《芙蓉镇》告诉我,因为一死,我就是鬼了,而活着,哪怕像牲口哪怕再难捱,我总归是小我私家。
李国香、胡玉音、秦书田们,在当代依旧还是他们,贵人两手一背多忘事,穷人百口莫辩艰难活,芙蓉镇上的故事一直在发生,只不过这种“运动”再也不显眼,也无人再敢反思。
谢晋,既拍得出舞台姐妹,又拍得出芙蓉镇,电影就是给政治服务的呀,两部连看会有最深刻的体会。这部当成是受压迫的普通人故事来看,还是很感人的,当然为了强化这一点,当时整体政治气候如何变化、为什么变化选择了一概不提,导致一种“幕后大哥无形大手”的感觉。二十出头的姜文实在太帅了 #胶片
以后会有“癫子”敲着破锣在街上喊“做核酸咯”吗
出了删减版,这是好事。两版本一对比,我们就理解,他们害怕什么。看删减版,你会觉得李国香是大好人,只是好心办了坏事,她也是运动的受害者。所以,运动结束后,她更有权了,秦书田的平反还是她签的字。幸好秦书田没有“感谢某某,感谢某某”的话。李国香的舅舅在删减版里消失了,要由真才实学的王秋赦来背运动的黑锅,这条狗还没资格。
得知李文亮医生逝去的消息前,正陪着老妈看谢晋的《芙蓉镇》。在文革结束10年后,有勇气进行反思,且批判力度如此之大的作品,实数鲜见,就凭这一点,我觉得谢晋就可算是一位伟大的导演。一部好电影,还会突破时间所限,就像34年后的今天再看,仍具有同样的影射力。一场席卷全国的人祸过后,反面人物革委会头目李国香不仅没有“坏人没好报”,反而官升几级,一句“你当时一定受了不少苦吧”,就轻巧地揭过了之前所做的种种恶。影片末尾,胡玉音和秦书田最终选择了宽容和善良,作为中国的底层百姓,这也无可非议,我们何尝不总是这样?电影里的这几个桥段,今天肯定还会重演,让我们刮目相待。只是这一次在我们选择宽容和善良的同时,请不要选择遗忘。愿李文亮医生安息。
1、精英永远是当权派,穷人注定是局外人。2、几十年过去,破锣仿照照旧在敲,疯子仍然在叫。所谓“阴魂不散”。3、“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迟钝的存在主义。4、姜文真显老,刘晓庆真显小。
在那个年代人们经常听到两句话:“人怎么可以坏到这种地步”,“这是人性的温暖与光辉”。我想不是真正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是不会体会到“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句“针砭箴规”吧。李书记和王支书那场戏我还以为王支书要给李书记舔呢。
起早贪黑努力生活的人被打成富农婆,好逸恶劳把宅基地卖了的人成了土改根子,尤其到了最后,中国进入真实的解放,坏事做尽的李国香依旧一步登天,开上了大汽车,还一脸伪善的对曾经伤害过的人说可以帮助他,你说可笑不可笑。
秦书田这个角色太有感染力了,夹缝求生,依旧保持文人的浪漫情怀。
李国香,你全家可好?
年轻时比较抵触这样的中国老电影,觉得跟我们太久远了,无意偶尔的机会看了,感觉很好…特别是结局,就像个牛郎织女似的爱情故事。
李国香在性的权力中失势,就必然要假借政治来重获权力。以此作为补偿而得到平衡。实际上,抛开政治背景不谈,涉及生命来源根基的东西,冲突起来才更有戏的张力。人踩人才能活的社会,岂止是在哪一个年代,权力隐形了,吃人的本质仍在。我们的世界不会变好的。
疯子会给魔鬼唱了一曲挽歌。
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好久没有看到如此润泽津润的优秀反思剧了!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卑鄙人在什么地方都做得出卑鄙事。不忘本的做的大可能是良心事。即使是在那样一场运动里,每一个人的施展阐发也不一样:老百姓缄默沉静或跟风,大小先锋小将们点火敲锣打眼放炮。不忘本的人或隐忍唯诺或振起玉碎所以,活下来的是这样的人:违心隐忍的,运动里御风驾雨、风雨平息后又神奇的幻化成人形的,闭眼跟着喊口号的。隐忍历来是中国人最大的传统美德。在历代王朝中,敢于负担负责有血气的人都被镇压了。陈胜吴广、康梁的基因没有被我们保留。所以当我们革命时,我们要拿来主义。跟法国人学,跟日本人学,跟马克思学。因为如今活着的的中国人都是顺民羔羊的后代。做一个大好人,哪怕是没用的大好人,凭自己的这个好心做事。不要跟风,人家做什么你做什么。
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前三分之一红色恐怖片,中间文艺,后半反思。电影居然超前到这样:作恶的人未必有恶报,甚至在另一个标的目的崛起。片尾的吆喝“运动了”像一只悬在上代人和这代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反思还是美化,遗忘还是覆辙?
Copyright © 2025 大米影院【www.dami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